精彩评论



巴彦倬尔一个名字听起来就透着北国风霜的汉子,居然一头扎进了三亚椰子洲岛的热带天堂,想象一下阳光像刚出锅的油泼辣子,辣得你眼睛发晕;海水蓝得像有人往里倒了整桶的蓝墨水;椰子树摇得像是在跳广场舞,这反差简直比冬天吃冰棍还刺激,你敢信这里的一平方米房价够他在老家买半间茅房了?但你说值不值?往下看保证让你喷口水!
说实话我以前去海边,要么是人挤人的沙滩摊位,要么是浑浊得像米汤的海水。不过到了椰子洲岛我才理解什么叫“被大自然打脸”。这里的沙滩细得像面粉,踩上去“沙沙”作响比老家搓玉米还带劲。海水清得能看见五厘米下的鹅卵石,你甚至能数清一条小鱼身上的鳞片!其实许多人去海边就是想拍张照片发朋友圈,但这里的得你非得脱光上衣跳下去不可。你想想同样是花钱在老家看的是雾霾,在这里看的是“会呼吸的海洋”。这账你算得过来吗?
其实我起初也纳闷为什么有人愿意花¥3000住一个海景房,比老家一个月工资还多。不过转念一想你一个月工资能换来多少次“被椰子树遮阳、被海浪挠脚”的机会?数据显示三亚旅游收入去年增长了15%,而椰子洲岛周边的民宿,平均入住率高达92%。你问问自身:你存钱是为了什么?不就是为了那些能让你“哇塞”几秒钟的瞬间吗?比如我在岛上看到一只海龟慢悠悠爬过,那一刻手机突然失灵但我的眼睛却装下了整个世界。
项目 | 花费 | 情感回报 |
网红拍照点门票 | ¥50 | 朋友圈点赞×30 |
民宿一晚 | ¥800 | 失眠概率减低50% |
不过话说回来这里也有让我血压飙升的地方,比如那些“网红打卡点”,人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拍照时还得和陌生人比,其实我亲眼见过有人为了抢一个镜头差点把手机掉进海里。还有那些海鲜排挡明码标价写着“野生大龙虾”,结果端上来比我的手指还细。你猜怎么着?当地人说有90%的游客会被宰!但转念一想假若你连这点风险都不敢承担,那还出来干嘛?
化解方案:提早用地图标记人少路线,海鲜先拍照后付款
其实坐在椰子洲岛的礁石上,听着“哗啦哗啦”的海浪声,我突然想起老家村口那条小河,不过这里的海浪像是有节奏的鼓点敲得你脑袋发懵。数据显示三亚每年接待游客超5000万,而像椰子洲岛这样的生态岛,正以每年8%的速度涨价。你想想再过十年这里会不会变成另一个“三亚湾”?到时候你连个露脚丫的地方都没有!所以现在来不是早吗?
你有没有试过在38度的阳光下,突然闻到一股椰子香?其实那不是什么高级香水,就是路边摊在卖椰子水,我喝了一口甜得我差点以为是糖精兑的。不过当地人告诉我这是“大自然的提神剂”。对比一下:在老家我早上要喝三杯浓茶才能起床;在这里,早上被鸟叫醒晚上被海浪哄睡。你说这叫不叫“精神扶贫”?
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:这些网红景点到底是真美还是被营销出来的?不过我观察了三天发现一个现象:年轻人拍照时眼睛盯着镜头;而老人孩子,却在沙滩上追逐。这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旅游的本质。数据显示2022年三亚旅游满意度为78分,比前年低了3分。这解释什么?说明大家着手理解风景不在远处而在心里,椰子洲岛能火多久?我觉得不关键要紧的是它让你重新思考“旅行”的意义。
未来趋势预测5年内会出现“反网红旅游”热潮,人们会更追求私密体验
离开椰子洲岛那天我坐在回程的大巴上,突然觉得屁股底下硌得慌。原来是忘带走的几粒沙子。不过我挺高兴的因为它们会跟着我走好几天,你想想同样是花钱有人买的是“到此一游”的证明,而我买的是能装进口袋的沙子,你说这趟三亚行值不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