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象一下清晨你还在呼伦贝尔的草原上,牛羊在身边悠闲吃草冷风嗖嗖;傍晚你就在三亚蜈支洲岛,赤脚踩在滚烫的沙滩上,海风温柔拂面,这类跨越温带和热带的极致反差,谁不想体验?这趟旅行绝对能让你从内到外焕然一新。
其实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路线,也觉得是“疯了吧”。从零下十几度的草原跑到三十多度的海岛,这不是找罪受吗?不过后来我亲身体验了,才发现这类反差感太上头了!许多朋友问我“值得吗?花这么多钱和时间?”我的回应是“值得,因为人生就是用来折腾的,不然活着多没劲!”你看现在社交媒体上晒三亚美景的人那么多,为啥?还不是因为美!而且据调查超过60%的人觉得“跨区域旅行”能极大缓解工作压力,这可不是瞎说。
我跟你说呼伦贝尔到三亚的直飞航班少得可怜,而且价格贵得离谱!去年我同事硬是等了两个月,结果还是没等到低于2000块的票。其实你能够试试分段飞先飞到哈尔滨(大概1200元),再转飞三亚(1500元左右),总共才2700比直飞便宜1000多呢!而且现在许多航司搞“周末特惠”,比如春秋航空经常有“三亚3日游”套餐,含机票和酒店人均才2800,比你本身瞎买实惠多了。不过要留意蜈支洲岛离三亚凤凰机场还有40公里,打车至少100块这点预算得留好。
路线 | 价格区间 | 耗时 |
直飞三亚 | 2500-3800元 | 约4小时 |
哈尔滨中转 | 2000-3000元 | 约6小时 |
我跟你说个扎心的去年我朋友直接在酒店前台订房,结果被宰了500块。其实蜈支洲岛周边的酒店分两种景区内和景区外,景区内酒店确实方便比如“蜈支洲岛度假酒店”,但价格贵得离谱旺季一晚要2000+!不过呢景区外2公里内的酒店其实差不多,比如“蓝湾万嘉酒店”,才800块一晚关键是还能看到海景。其实你想想你花那么多钱坐船去岛上,在岛上玩一天根本没时间在酒店待着,对吧?所以提议选性价比高的,把预算留给岛上项目!
你知道吗?蜈支洲岛每天有超过5000人涌入,排队坐船的队伍能排到200米!其实现在有更机灵的玩法:租个小快艇500块包来回5分钟就到岛上了,比等公共船快10倍!而且还能在海上兜风感觉超刺激! 岛上热门项目像“玻璃栈道潜水”,早上9点前去的人几乎不用排队,但下午3点后就要等1小时,我跟你说去年我10点去潜水等了40分钟,出来腿都站麻了!所以时间安排真的很要紧,真的。
我跟你说个实话蜈支洲岛附近的海鲜自助,99%都是坑!去年有对情侣去吃“168元海鲜自助”,结果发现虾都是冰冻的,螃蟹只有2只。其实当地居民都去“海鲜广场”买活海鲜,然后找加工店现做人均才100块,比自助好吃10倍。而且现在很多加工店支撑“扫码点单”,特别方便,不过要留意5-8月是休渔期很多品种买不到,这点得提早查好。 岛上有个秘密:去“椰林餐厅”他们家的“清蒸石斑鱼”用本地人教我的方法做,不放葱姜,直接蒸鱼肉的甜味能吃到哭!真的不骗你。
我跟你说很多人以为三亚贵得离谱,其实算下来人均3000就能玩得很舒服!比如去年我表弟机票1800岛上玩了3个项目(潜水、快艇、摩托艇)共1200,吃海鲜3天花了600住宿选了景区外酒店900,总共4500。但今年我朋友用我的方法,选了特价机票(1600)、租了快艇(500)、只玩核心项目(800)、吃当地加工(500)、选民宿(600),总共4000还多玩了半天!其实关键在于“取舍”,你看那些花5000的人大部分是买了“直升机观光”这类没啥意思的项目,真的!
其实最烦的是从呼伦贝尔来三亚,很多人不知道带什么衣服!我跟你说三亚的紫外线比呼伦贝尔的冷风还伤人。去年有个姑娘带了大棉袄,结果晒到脱皮,其实你应带:速干衣3件、防晒霜SPF50+(必带。)、沙滩鞋(别穿凉鞋,沙子进鞋里不适)、轻薄外套(晚上降温厉害)。而且现在蜈支洲岛风大,特别是10-3月穿比基尼拍照会飘走,这点要留意! 6-10月是雨季但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带把折叠伞就够了,真的没必要带整套装备。
其实我第一次在蜈支洲岛看到北方游客,就觉得特别有意思。有位大哥穿着在沙滩上走被海浪打湿了还喊“真凉快!”旁边海南老伯笑着说:“这比咱们那台风天还暖和呢。”这类文化碰撞太有意思了!而且你知道吗?现在蜈支洲岛有“东北话服务点”,因为太多北方游客了工作人员都会说“介个岛真他娘的漂亮!”这类话,其实这类跨地域的幽默感,才是旅行的最大收获对吧?不过要留意岛上有少数民族说话要客气,别用草原上的豪放办法开玩笑,或许人家不习惯。
想象一下你从零下草原走来,突然站在30度的海风中,皮肤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温度,耳朵听到的是从没听过的海浪声,眼睛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蓝色……这类全方位的感官冲击,会让你的大脑重新排序。所以别再问值不值得了,当你赤脚踩在蜈支洲岛的沙滩上,你会突然理解:原来生活能够这么简单又极致!这趟旅行绝对值得你立刻打包出发!
编辑:海南旅游-合作伙伴
本文链接:http://hainan.tlcl.net.cn/hainanju/0938269582.html